一个岗位,一面旗帜;一份坚守,一份力量,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勇于开拓、不怕困难、埋头苦干、服务人民的劳模精神。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,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,从4月27日起,桃源县总工会将陆续推出【劳模风采】系列报道,为您展示桃源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风采。
1994年,年仅21岁的王天明加入了“邮政”这个大家庭。多年来,他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,走遍了镇里的山山水水,投递里程达40万公里,投递各类报刊、邮件约50万件,无一差错。
对于收件人姓名错误或地址不详的疑难信件,他从不随便批退,总是想方设法的查找收件人并反复试投,使“死”信复活,哪怕路再远,翻山越岭他都要送到乡亲手中,百姓因此称他为“活邮局”。
原兴隆街乡面积121平方公里,服务人口近2万人,因信息闭塞,该段经济发展较落后,道路蜿蜒崎岖,为了方便群众用邮,他始终坚持“五定”走班制度,真心实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,增加投递点,延长工作时间,将各类邮件及时、准确、安全的投递到每个用户手中。
2016年在接手整个夷望溪镇的邮政快递业务以后,为解决投诉多的问题,他自费将自己和分局的电话号码印制在名片上,发放到每一位客户手中,并承诺:“我的电话24小时开机,有问题请先找我,如果我不能处理好的,请再找我的领导。”
为实现自己的承诺,王天明每天像闹钟一样准时投递。对用户提出的问题,他拿出一个小本认真记好,及时进行处理,并将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用户。
多年来,他的身心和工作已融为一体,一封信,一份报纸,哪怕路再远,翻山越岭他都要送到乡亲手中。
除此之外,他还是镇里三位孤寡老人及五位特困户的“编外亲人”,出班时顺便给他们带去生活日用品或药品,自掏腰包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,有时还帮他们干农活,和他们促膝谈心,几位老人都把他当成了亲人,亲切的称他“天明儿”。
一个破旧的邮包,承载的不仅是一份份报纸、一件件包裹,更是承载着王天明对邮政事业的热爱与追求,承载着自己的初心与梦想,承载着全镇人民的希望与期盼……
他始终认为投递工作和他生命一样珍贵,“干一行爱一行”!他曾经说过:“我的工作是连接村内村外的桥梁和纽带,不光传递信息、物资,传播精神文明,更重要的是第一时间传递党的政策。”
二十多年来,他曾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,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投递员、生产标兵,这些荣誉的取得,是领导、同事和乡亲们对他工作的肯定。
如今,王天明仍然风风雨雨地穿行在曲折道路上,但他不觉得苦,也不觉得累。他依然满怀着自己的信仰在这个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着,用自己的力量去造福更多的人。
他用大“爱”和真情书写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,为社会和谐、企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!
分享到: